283游戏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283游戏网 > 资讯攻略 > 油茶象的日常习性解析

油茶象的日常习性解析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5-02-28

油茶象生活习性详解

油茶象的日常习性解析 1

油茶象,又称山茶象、茶籽象鼻虫,是一种寄生于油茶、茶树及山茶属多种植物果实的重要害虫。它们的生活习性独特且复杂,对油茶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显著影响。以下是对油茶象生活习性的详细解析。

油茶象的成虫体长6至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金属光泽,全身疏生白色鳞片。头管细长,略向内弯曲,雌虫头管较长,触角着生于头管近基部三分之一处,而雄虫头管较短,触角则着生于头管近基部二分之一处。鞘翅上有纵刻点沟和由白色鳞片组成的白斑或横带,中胸两侧的白斑尤为明显。这样的形态特征使得油茶象在外观上易于辨识。

油茶象的生活史极不整齐,一般二年发生一代,但也有少数一年或三年发生一代的情况。二年一代的油茶象,第一年以滞育的老熟幼虫越冬,第二年则以新羽化的成虫越冬。这些越冬成虫在第三年的4月至6月间陆续出土活动,其中6月上旬到7月中旬为出土盛期。出土后的成虫会上树啃食油茶果实以补充营养,其为害期可达120天,寿命更是长达300多天,雌虫的寿命往往稍长一些。

油茶象成虫喜荫蔽潮湿的环境,飞翔力较弱,且具有假死性。它们对金银花、白背桐等植物的花有趋性,而雄虫则对糖醋酒液有正趋性,雌虫则相对迟钝。此外,雌雄成虫对光源都有负趋性。成虫在取食15至20天后开始交配,交配活动多在早上10时及下午5时左右进行,且雌雄成虫均可多次交配。首次交配后约10天,雌虫便会在种仁内产卵。7月后,由于种壳变硬,钻孔产卵变得困难,因此卵多产于种胚或种壳上,少数在果肉中,一般每果产卵一次,每孔产卵1至2粒。一头雌虫一生产卵量可达27至124粒。

油茶象的卵呈长椭圆形,一头稍尖,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白色且光滑透明。卵的孵化以中午后最多,晚上21时后孵化极少。前期(5至6月)产的卵孵化率较高,而后期(7月以后)产的卵孵化率则显著下降。卵期一般为13至22天。

初孵幼虫乳白色,体长10至20毫米,老熟幼虫则呈淡黄色,头赤褐色。幼虫在果内孵化后即开始取食果仁,食量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大,3龄后的幼虫食量尤为可观。一个幼虫能蛀食种仁2至4粒。二年一代的油茶象以4龄幼虫入土滞育,它们一般会在7至9月间向外果皮咬一个3至5毫米的圆孔,出果后钻入土中营造土室滞育。在板结的土壤中,幼虫入土深度可达9至12厘米,而在疏松的土壤中则可达15至18厘米。滞育幼虫在第二年的8至9月间化蛹,蛹期约一个月。成虫羽化后,仍会在土室中越冬。对于一年一代的油茶象,它们则以当年的幼虫越冬,次年3至4月化蛹,4至5月羽化,6月出土为害。

油茶象的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油茶果实,但以幼虫为害最为严重。被害果皮上会有大小不一的圆孔,果实内部充满褐色锯末状粪便。被害后容易引起早期落果,落果期为6至9月。6月前的落果主要是由成虫补充营养和取食孔感染炭疽病所造成的,而7月以后的落果则主要是由幼虫严重啃食种仁所引起的。有的被害果虽能挂到采收季节,但由于果实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往往形成白子和空子,并大大降低含油量。

油茶象的发生与环境因子和油茶品种类型关系密切。在蔽荫潮湿的环境下,油茶象的发生尤为严重。因此,一般阴坡多于阳坡,坡下多于坡上,密林多于疏林,老林多于幼林,大面积连片的油茶林多于小面积零星的油茶林。此外,油茶品种类型的不同也会导致抗虫力的强弱差异。在云南地区,早熟品种类型(8至9月成熟)通常比迟熟品种类型(10至11月成熟)受害较轻。小叶油茶属于早熟类型,其受害程度就比普通油茶要轻。这主要是因为当油茶象为害时,早熟品种的籽种已经变黑变硬,象虫难以钻孔产卵。即使有部分受害,也无多大影响。而在迟熟品种类型中,紫红球和紫红桃的抗虫力也较强,受害率相对较低。相反,青皮球和青皮桃的受害程度最为严重。

针对油茶象的为害,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可以选择抗虫较强的早熟品种和迟熟类型的紫红球、紫红桃等为籽种,并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其次,可以定期收集落果以消灭大量幼虫。在落果高峰期(7至9月),每隔5天收集落果一次,或轻摇油茶树使虫果掉落一起收集。收回落果应集中烧毁或倒入粪坑内加入少量石灰沤熟作肥。此外,还可以利用油茶象成虫的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捕杀时间多在5至6月的晴天早上8至11点和下午3至6点。

在成虫发生盛期,也可以用盆或瓶盛置糖醋液挂在树上诱杀成虫,每5亩设置一处。同时,在油茶林周围培植金银花也可诱集成虫。另外,摘收的茶果可以堆放在三合土或水泥晒场上,幼虫出果后不能入土而自然死亡。或者堆放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幼虫出果入土后,第二年放水泡田淹死幼虫。

化学防治方面,可以在5至6月间用90%敌百虫原药稀释1000至2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与40%乐果乳油混合(1:1)加水稀释1000倍进行喷射,对成虫防治效果良好。在郁闭度大的油茶林中,可以施放烟雾剂防治成虫,每亩2至3斤,死亡率可达70%以上。冬季垦复油茶地时,还可以撒布6%六六六粉剂,每亩3斤左右随即翻入土中,以毒杀幼虫。

综上所述,油茶象的生活习性包括其形态特征、生活史、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及生长、成虫与幼虫的为害特点以及与环境因子和油茶品种类型的关系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习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防治措施,保护油茶等作物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