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游戏网:一个值得信赖的游戏下载网站!

283游戏网 > 资讯攻略 > 孤山之旅:小孤山记译文探秘

孤山之旅:小孤山记译文探秘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时间:2024-12-06

游小孤山记译文

孤山之旅:小孤山记译文探秘 1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在游历江南时,曾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游小孤山记》。这篇文章以其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描绘,记录了陆游一行人在八月游览小孤山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小孤山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以下是对《游小孤山记》的译文,供读者欣赏。

孤山之旅:小孤山记译文探秘 2

八月一日这一天,我们的船经过烽火矶。南朝时期,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沿途都设置了烽火台作为报警之用,想必这座烽火矶也是其中之一。在船上远远望去,这座山只是突兀地矗立在那里,并无太多特别之处。然而,当我们抛锚停船,走近山下时,眼前的景象却让人大开眼界。岩石镶嵌在洞穴之中,形状千奇百怪,色彩光亮润泽,与其他地方的石头大不相同。

又有一块巨石,不与烽火矶相连,而是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达百余尺。巨石之上,红藤绿蔓缠绕,宛如宝石镶嵌的屏风,美不胜收。这一天,风和日丽,水面平静,船行缓慢。又因为正值深秋,江水较浅,所以我们有幸能够细细观赏这里的每一处美景。这正如杜甫所说的“幸有舟迟,得尽所历妙”,船行缓慢,反而让我们得以尽情领略这山水的妙处。

继续前行,我们经过了澎浪矶和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军队驻守。凡是在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等,都是名闻天下的。然而,就峭拔秀丽而言,它们都无法与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望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起,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其他山可以比拟的了。越靠近它,越觉得它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小孤山的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

然而,山上的庙宇却显得荒凉残破。如果稍加修缮,增添一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小孤山的景色一定会更加迷人,甚至高出金山之上。庙宇位于山的西麓,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供奉的神像被称为“安济夫人”。绍兴初年,国公张浚从湖南归来时,曾经扩建修理过这座庙宇,庙中有碑石记载了这件事。

此外,在澎浪矶上还有另一座庙宇,属于江州彭泽县。这座庙宇三面临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时,即使没有风,浪也很大,大概这就是澎浪矶得名的原因吧。古人有诗云:“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小孤山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非如此。

傍晚时分,我们的船停泊在沙夹,距离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小雨,我又乘着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游览。站在庙中,向南遥望彭泽、都昌等山,烟雨迷蒙,鸥鹭时隐时现,达到了登高览胜的最美境界。我徘徊观赏了很久才返回。刚站到庙门口,就看见一只俊鹘抟水禽,掠着江面向东南方飞去,景象十分壮观。庙中的管香火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我们急忙系上缆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我们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只见江面宽阔无垠,这时我才领会到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接着,我们看到了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小孤山的旁边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而大孤山的四周则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就像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

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这是江西路一带的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要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我们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这里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像墙一样直立着,苏东坡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景象。

我们的船停泊在湓浦口,这里的水也很清,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不能行船,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我们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这次游览小孤山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文历史的厚重。小孤山的峭拔秀丽、庙宇的荒凉残破、江水的清澈浑浊,都成为了我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小孤山不仅在自然景观上独树一帜,更在人文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南朝时期的烽火台,到绍兴初年的庙宇修缮,再到苏轼等人的诗词歌赋,小孤山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这些历史的积淀,使得小孤山不仅仅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胜地。

在游览小孤山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只有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们才能让这些美丽的山水景色得以永续传承。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人文历史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

通过这次游览小孤山的经历,我不仅领略了自然美景和人文风貌,更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它们化作我前行的动力,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美好的人生。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小孤山,亲身感受这里的美丽与魅力,共同守护这片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